- 张伟,来自安徽合肥,只有初中文化。他初到河南三门峡时,一心想着打拼出自己的一番事业,可现实和理想之间总是落差太大。从事了多种行业后仍未找到掘金之路,失魂落魄之时,张伟慌不择路,选择了妥协...
- 天津频道他十五年前从河南老家来津从事废品收购,没有高学历的他靠诚信经营打动了附近居民,生意越来越好,最终在天津买了房。他就是南开区学府街附近的周显怀。如今,周显怀用不着扯着嗓子围着居...
- 他是一名异乡客,长期在小区回收废品,俗称“收破烂的”。1999年来福州后,他和妻子在这个城市每日辛勤劳作,饱尝艰辛,但也收获着希望:三个子女都成为大学生,其中老大正在读研究生,在老家成为美谈...
- 黑龙江庆安县发展乡发展村村民白晓光,是个特别能吃苦的人,由于善琢磨,诚实守信,收购废品年收入3万元。在日常生活中,白晓光发现当地农民近几年一直忙于搞种植、养殖、外出打工,没有时间清理家里...
- 深圳晚报记者王研通讯员余丽琴蒋琳琳报道爷爷带着孙子趁暑期来深与儿子儿媳团聚,习惯拾荒的爷爷闲来无事带着孙子外出捡废品,爱干净的儿媳见废品乱堆放在家中,一怒之下将废品统统扔出家门,口中...
- 在任何一座城市,都会有废品收购站,都会有拉着板车或蹬着三轮车收破烂的人,而收藏历来似乎都是文人雅士的专利。可见,收废品和玩收藏本是两件风马牛不相及的事。但随着捡“漏”愈发艰难,部分藏家...
- 56岁的蔡小红(左)和她的“朋友”张虹光一起出庭受审。蒲东峰摄原北京王府井外文书店女会计蔡小红,在9年的时间里贪污、侵占1060余万元,全部交给了自己在马场认识的“朋友”张虹光挥霍一空。蔡小...
- “塑料瓶又涨价了,普通的都1毛钱一个了,这一箱子塑料瓶能卖十来元呢!估计能换回个大西瓜。”昨日上午,在某事业单位工作的80后女孩闻莹数着一箱子塑料瓶高兴地说。攒批瓶子换西瓜进入夏季以后,...
- 昨(25)日,烈日下的西政渝北校区,今年刚大学毕业的杜卫彬正在食堂门口卖旧书,帮他打杂的有5个学弟,这名来自新疆伊犁县农村的22岁男生身份很特别,从100个塑料瓶起家,在校四年办了自己的废旧物品...
- 在任何一座城市,都会有废品收购站,都会有拉着板车或蹬着三轮车收破烂的人,而收藏历来似乎都是文人雅士的专利。可见,收废品和玩收藏本是两件风马牛不相及的事。但随着捡“漏”愈发艰难,部分藏家...
- 李振给记者找零钱。昨天,在接受采访时,李振提出要求记者支付采访费。近日,他为挣钱,在从事家教的同时,将旧货废品存放在宿舍内,其室友发帖表示不满。记者吴江摄每年假期都不回家、每天坚持打至...
- 2003年,北大毕业生陆步轩当屠夫,一度传遍大江南北,引发了人们关于人才浪费的大讨论。眼下,一大学师范生在杭州的举动,又一次将这个话题放到了大家眼前。这位2006年毕业的大学生,近日在杭州某网...
- 同济研究生“垃圾王”的二重唱休学一年,从事废品回收。同济大学在读研究生高志军说,“白领金领都不如收垃圾”;是耶?非耶?且任人评说,但在大学生就业难的社会大背景下,这位给人感觉像极了地产大...
- 昆山永逸原生多晶回收公司
- “回收手机、旧手机……”上月31日下午,记者在市区振兴路与环城东路交叉口附近碰到了骑着摩托车回收旧手机的戴维正。太阳底下,身着短袖短裤,面庞被晒得黝黑的戴维正,在附近的一个小区中,说起了...